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周穜擅议配享自劾劄子(二)1088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二、《记纂渊海》卷五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三年十二月□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近上言,以所举学官周穜擅议先帝配享,欲以尝试朝廷,渐进邪说,阴唱群小,乞下有司议臣妄举之罪,重行责降,以警在位,至今累日,未奉指挥
切以为国之本,在于明赏罚,辨邪正,二者不立,乱亡随之。
《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昔郭公善善恶恶而不免于亡者,以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也。
臣观二圣嗣位以来,斥逐小人,如吕惠卿、李定、蔡确、张诚一、吴居厚、崔台符、杨汲、王孝先、何正臣、卢秉、蹇周辅、王子京、陆师闵、赵济,中官李宪、宋用臣之流,或首开边隙,使兵连祸结,或渔利榷财,为国敛怨,或倡起大狱,以倾陷善良,其为奸恶,未易悉数。
王安石实为之首。
今其人死亡之外,虽已退处闲散,而其腹心羽翼,布在中外,怀其私恩,冀其复用,为之经营游说者甚众。
皆矫情匿迹,有同鬼蜮,其党甚坚,其心甚一。
而明主不知,臣实忧之。
夫君子之难致如麟凤,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况可麾而却之乎?
小人之易进如蛆蝇,腥膻所聚,瞬息千万,况可招而来之乎?
朝廷日近稍宽此等,如李宪乞于近地居住,王安礼抗拒恩诏,蔡确乞放还其第,皆即听许。
崔台符、王孝先之流,不旋踵进用。
杨汲亦渐牵复。
吕惠卿窥见此意,故敢乞居苏州
此等皆民之大贼,国之巨蠹,得全首领,以为至幸,岂可与寻常一眚之臣,计日累月,洗雪复用哉!
今既稍宽之后,必渐用之。
如此不已,则惠卿、蔡之流,必有时而用,青苗、市易等法,必有时而复。
何以言之?
将作监丞李士京者,邪佞小人,众所嗤鄙,而大臣不察,稍稍引用,以污寺监,犹能建开壕之议为修城之渐。
其策既行,遂唱言于众,欲次复用臣茶磨之法。
由此观之,惠卿、蔡之流,何忧不用,青苗、市易等法,何忧不复哉!
卢杞责降既久,经涉累赦,德宗欲与一小郡,举朝忧恐,而宰相李勉、给事中袁高、谏官赵需、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常侍李泌等皆以死争之。
等非惜一郡也,知得郡不已,必将复用,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故也。
周穜草芥之微,而敢建此议,盖有以启之矣。
淮南王谋反,所惮独汲黯,以谓说公孙丞相,若发蒙耳。
虮虱小臣,而敢为大奸,愚弄朝廷,若无人然,不幸而有淮南王,当复谁惮乎?
臣不敢远引古人,但使执政之中,有如富弼、韩琦,台谏之中,有如包拯、吕诲,或司马光尚在,此鼠辈敢尔哉!
王安石仁宗、英宗朝,矫诈百端,妄窃大名,咸以为可用,惟韩琦独识其奸,终不肯进。
使不去位,安石何由得志?
以此知辨人物之邪正,消祸患于未萌,真宰相事也。
臣数日以来,窃闻执政之议,多欲薄臣之责而宽之罪,若果如此,则是使今后近臣轻引小人,而惠卿之流,有以卜朝廷之轻重。
事关消长,忧及治乱。
伏望特出宸断,深诏有司议臣与之罪,不可轻恕。
纵使朝廷察臣本无邪心,止是暗缪,亦乞借臣以立法,则臣上知遇,虽云得罪,实同被赏。
若蒙宽贷,则是私臣之身,而废天下之法。
臣之愧耻,若挞于市,不胜愤懑。
忧国之心,意切言惷,伏候诛谴。
取进止。
〔贴黄〕周州县小吏,意在寸进而已,今忽猖狂,首建大议,此必有人居中阴主其事。
不然者,岂敢出位犯分,以摇天听乎?
此臣所以不得不再三论列也。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805年8月5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五代祖某,陈宜都王
曾祖某,皇会稽郡司马
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
父某,皇右补阙翰林学士秘书少监
某州某县某乡某里陈京年若干状。
公姓陈氏。
颍川来隶京兆万年冑贵里。
讳京
既冠。
字曰庆。
复举进士
太子正字咸阳太常博士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给事中秘书少监
考功以来。
凡四命为集贤学士
德宗登遐
公病痼。
舆曳就位。
备哀敬之节。
由是滋甚。
遂以所居官致仕。
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
无子。
伯兄前监察御史珰。
仲兄前大理评事苌。
以公文行之大者。
告于尝吏于公者。
使辞而陈之。
大历中
公始来京师
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
惊以相视曰。
子云之徒也。
常以兄之子妻公。
由是名闻。
太原
太原尹喜曰。
重客至矣。
授馆致饩。
厚以泉布献焉。
公曰。
非是为也。
某尝为北都赋未就。
愿即而就焉。
其宫室城郭之大。
河山之富。
关闬之壮。
与其土疆之所出。
风俗之所安。
王业之所由兴。
苟得闻而睹之足矣。
若曰受大利。
是以利来。
盖异前志也。
吾不能。
敢辞。
遂逆大河。
北山
徜徉而归。
赋成。
果传天下。
咸阳
留府廷主文章。
决大事得其道。
博士
疵礼
修坠典。
合于大中者众焉。
泾人作难。
公徒行以出。
奔问官守。
段忠烈之死。
上议罢朝七日。
宰相曰。
不可。
方居行宫。
无以安天下。
公进曰。
是非宰相之言。
天子褒大节。
哀大臣。
天下所以安也。
况其特异者乎。
上用之。
其劳勤(一作勤劳)侍从
谋议可否。
时之所赖者大。
巡狩告至。
上行罪已之道焉。
曰。
凡我执事之臣。
无所任罪。
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
将复前之为相者。
公曰。
天子加惠偫臣而引慝焉。
德之厚也。
而为相者复。
无以大警于后。
且示天下。
率其党争之。
上变于色。
在列者咸恟而退。
公大呼曰。
赵需等勿退。
遂进而尽其辞焉。
不果复。
上迎访太后
间数岁。
外颇怠其礼。
公密疏发之。
天子感悦焉。
初礼部试士
有与亲戚者。
则附于考功
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
及公则否。
卓然有有司之道。
不可犯也。
太庙阙东向之礼且久矣。
公自为博士补阙尚书郎给事中
凡二十年。
勤以为请。
殷祭之不坠。
繄公之忠恳是赖。
故有赤绂银鱼之报焉。
昭陵山峻而高。
寝宫在其上。
内官惩其上下之勤。
挽汲之艰也。
谒于上。
请更之。
上下其议。
宰相承而讽之。
官属使如其请。
公曰。
太宗之志也。
其俭足以为法。
其严足以有奉。
吾敢顾其私容而替之也。
奏议不可。
上又下其议。
凡是公者六七人。
其馀皆曰更之便。
上独断焉。
曰。
议得矣。
从之。
在集贤。
秘书官六员隶殿内。
而刊校益理。
纳资为胥而仕者罢之。
求遗书。
凡增缮者。
乃作艺文新志。
制为之名曰贞元御府偫书新录。
御府有食本钱。
月权其赢以为膳。
有馀。
学士与校理官颁分之。
学士常受三倍。
由公而杀其二。
书史之始至。
入礼币钱六十缗。
亦皆分焉。
公悉致之官。
以理府署
作书閤。
广偫官之堂。
不取于将作少府
而用大足
居门下。
简武官议典礼。
上以为能。
益器之。
与信臣议。
且致相位。
遇公有惑疾。
使视之。
疾甚。
不能知人。
遂不用。
郑吏部高太常为相。
而以秘书命公。
所以示优之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
深茂古老。
司马相如扬雄之辞。
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
纪事朴实。
不苟悦于人。
世得以传其稿。
其学自圣人之书以至百家诸子之言。
推黄炎之事。
涉历代洎国朝之故实。
钩引贯穿。
举大苞小。
若太仓之蓄。
崇山之载。
浩浩乎不可知也。
杨子所谓仲尼驾说者耶。
夫其忠烈之褒也。
相府之有诫也。
太庙之东向也。
昭陵之不更其故也。
官守之不可夺也。
立言之不可诬也。
利之不苟就也。
害之不苟去也。
其忠类朱云。
其孝类颍考叔
廉类公仪休
而又文以文之。
学以辅之。
而天子以为之知。
既得其道。
又得其时。
而不为公卿者。
病也。
故议者咸惜其始而哀其终焉。
公之丧凡五十四日。
而夫人又没。
毁也。
夫人之父曰偕。
司农卿
祖曰某。
赠太子太保
宗元故集贤吏也。
得公之遗事于其家。
书而授公之友。
以志公之墓。
谨状。
永贞元年八月五日
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状。
先君石表阴先友记807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袁高
河南人
给事中敢谏争。
贞直忠蹇。
举无与比。
能使所居官大。
再赠至礼部尚书
姜公辅
内学士
以奇策取相位。
好谏诤免。
后以罪贬为复州刺史卒。
齐映
南阳人
为相。
以文敏显用。
严郢
河南人
刚厉好杀。
号忠能
京兆河南尹御史大夫
善举职。
为邪险构扇。
以贬死。
元全柔
河南人
气象甚伟。
好以德报怨。
恢然者也。
大官
有土地。
入为太子宾客
杜黄裳
京兆人
宏大人也。
善言体要。
为相。
有墙仞不佞。
谋克蜀。
司空
出为河中节度
刘公济
河间人
厚宽硕大。
与物无忤。
为渭北节度
入为工部尚书卒。
杨氏兄弟者。
宏农人。
皆孝友有文章。
凭由江南西道入为散骑常侍
凝以兵部郎中卒。
凌以大理评事卒。
最善文。
穆氏兄弟者。
河南人
皆强毅仁孝。
赞为御史中丞
捍佞倖得贬。
后至宣池歙处置使卒。
质为尚书郎
侍御史内供奉卒。
最善文。
皇甫政
河南人
有威仪。
由浙东廉使太子宾客
裴枢。
同郡人。
御史
天子以隐罪诛吏。
枢顿首愿白其状。
以故贬。
后为尚书郎
李舟
陇西人
文学俊辨。
高志气。
尚书郎使危疑反侧者再。
不辱命。
其道大显。
被谗妒。
出为刺史
癈痼卒。
李鄘
江夏人
果检自负嶷然。
善为官。
御史中丞京兆尹凤翔节度
梁肃
安定人
最能为文。
补阙修史
皇太子
卒赠礼部郎中
陈京
泗上人。
始为谏官
数谏诤。
内行
文多诂训。
给事中
上方以为相。
会惑疾自刃。
癈痼卒。
韩会
昌黎人
善清言。
有文章。
名最高
然以故多谤。
起居郎
贬官卒。
弟愈。
文益奇。
许孟容
吴人
读书为文口辩。
给事中
尝论事。
太常少卿刑部侍郎
李觌
陇西人
行义甚修。
刑部郎中卒。
故与先君为三司者也。
大理者曰杨瑀。
瑀无可言。
犹以狱直为御史
宇文邈
河南人
有文。
谨悫人也。
御史中丞
龊龊自守。
然以直免官。
复为刺史卒。
袁滋
陈郡人
善篆书。
文敏不竞。
为相。
出使辱命。
刺史
复为义成军节度卒。
卢偫。
范阳人
杂博多所许与。
使反侧之地。
天子以为任事。
义成军节度卒。
崔损
清河人
畏慎为相。
无所发明。
然不害物。
天子独爱幸。
为长者。
郑馀庆
荥阳人
再为相。
始天下皆以为长者。
及为大官
名益少
今为尚书河南尹
无恙。
郑利用。
馀庆从父兄也。
真长者。
大理少卿御史中丞
复由中丞大理少卿
李益
陇西姑臧人
风流有文词。
少有僻疾。
以故不得用。
年老。
常望仕。
非其志。
复为尚书郎
王纾。
其弟绍。
太原人
绍得幸德宗为尚书
宰相之右。
今为徐泗节度
纾有学术。
鲁直。
尚书郎
路泌
河南人
尚书郎使西戎
留戎中。
度今已年八十馀。
既和戎。
十五年不得归。
无为言者。
虞当。
会稽人
郭尚父从事
沔州刺史
以信闻。
贾弇
长乐人
善士也。
校书郎卒。
弟全。
御史中丞
赵需
天水人
哻哻儒士也。
有名。
兵部郎中卒。
张式
南阳人
张莒
常山人
张惟俭
宣城当涂人
皆善言谑。
式至河南尹
邓州刺史
惟俭和州刺史
奚陟
江都人
柔敏至吏部侍郎
世谓善宦。
然其智足以自处也。
卢景亮
涿人。
有志义。
多所激发。
谏官
奏书如水赴壑。
坐贬废弃甚久。
至顺宗时尚书郎
中书舍人卒。
杨于陵
宏农人。
善吏敏秀者也。
中书舍人京兆尹
张因。
某人。
举诏策为长安
愿去官为道士
甚有名。
以其弟回降封州
曰。
吾老矣。
必死回也。
哭而行。
遂死封州
高郢
渤海人
有文章规矩自立者。
不干贵幸。
太常为相。
罢居尚书
唐次
北海人
有文章学行义甚高。
尚书郎出为刺史屏弃。
永贞中
召以为中书舍人
道病。
长安七十里。
死传舍。
苗拯
上党人
有学术。
峭直。
谏议大夫漏泄省中语。
万州卒。
柳氏兄弟者。
先君族兄弟也。
最大并。
字百存
文学
御史
病瞽遂废。
次中庸中行
皆名有文。
咸为官早死。
柳登柳冕者。
族子也。
自其父芳善文史。
并居集贤书府。
文学益健。
颇躁。
吏部郎中出为刺史
福建廉使卒。
晚仕至尚书郎秘书少监
薛丹。
同郡人。
尚书郎
吕牧
东平人
尚书郎泽州卒。
崔祯。
清河人
检校郎官
子偫。
右补阙
给事中
房启
河南人
善清言。
由万年令为容州经略
于申。
河南人
尚书郎
常仲孺
河南人
今为谏议大夫
苏弁
武功人
好聚书。
三万卷
与先君通书。
户部侍郎贬。
复为刺史
崔芃
博陵人
善言名理。
为御史尚书郎
郑元均。
荥阳人
强抗少所推让。
然以此多怨。
困不得位。
辛恽。
陇西人
有史学。
韩衡。
昌黎人
善士。
陈众甫。
梓潼人
高志气。
薛伯高。
同郡人。
好读书。
号为长者
后至尚书卒。
张宣力。
清河人
儒善。
后表其名去力但为宣。
自元均至宣力。
皆没没无显仕者。
宗元曰。
先君之所与友。
凡天下善士举集焉。
信让而大显。
道博而无杂。
今之世言交者以为端。
敢悉书所尤厚者。
附兹石以铭于背如右。